HKTVmall ×《就係香港》
客戶獨家閱讀體驗
2020年/夏季
 

愈艱難,愈自強。無論在哪個時候,香港人都是這樣撐過來的。

處於劣境的時候,便愈需要精神的滋養。2018年中創刊的Being Hong Kong《就係香港》, 是一本專門呈現香港在地生活、社區、文化、創意藝術、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的深度季刊。每一期都會邀請來自不同界別及世代的記者、作家和創作人,參與內容製作,Revisit Rethink Recreate香港百餘年來至今,獨特的在地特色及人情故事,並運用不同紙質及創意表現方法,配合優質印刷及人手釘裝技術,為讀者帶來不可多得的紙本閱讀體驗。 這次《就係香港》和HKTVmall聯乘,是希望把這些香港故事和廣大的HKTVmall客戶分享,讓大眾更清楚了解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之處,還有香港人的能耐和所長。我們相信,香港還有很多未完的故事有待發掘。

 

(由前至後) 卜公、天星和皇后碼頭曾經是中環的交通樞紐,也是重要地標。三者先後於九十年代初至2006及07間被拆去。(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

REdiscover//
消失了的,忘不掉的……
撰文// 三三  攝影// 謝浩然

 

維港雖然是香港重要的天然資源,但兩岸土地在地產發展主導經濟的年月,每一次填海就有一些碼頭被逼遷,被消失。

碼頭作為交通中轉站,能夠匯聚不同人停駐、流轉,便自然生成為Hub,而超越了只讓船隻停泊乘客上落的功能,甚至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各方面發展。在集體運輸鐵路落成之前,維港兩岸不少區域在發展過程中,碼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殖民早期,公私轉移

殖民早期,英資洋行在香港建立基地,主要集中在港島北部沿海地方。當時不少洋行都在維港岸邊建立自己的私家碼頭,方便船隻泊岸及貨運。研究香港工程史的馬冠堯在本年將會出版專門研究維港歷史的書(與張順光合著),當中也有專門討論碼頭的章節。他提出,早年的碼頭很簡陋,只能停泊舢舨,再接駁遠洋輪船。他形容香港一直是對外型經濟體,早期維港除了天星、旺角、深水埗等六、七個來往海港兩岸的碼頭,其他二、三十個碼頭都是為對外貿易而設。

1841年,位於今日畢打街和皇后大道交界,已有寶順碼頭(Dent's Pier,由英資Dent & Co.洋行擁有,當時跟英資怡和及美資旗昌洋行為主要對手,除了香港,曾在上海、天津和台灣都有分公司),灣仔海旁亦有三個分別隸屬不同外資公司的碼頭。但到了1860-70年間,海旁地段的碼頭已增至三十多個,分別由擁有地段的業主、政府和軍部各自興建。其中位於金鐘、隸屬於香港埔頭和貨倉有限公司的碼頭,更長達千呎。而位於今日上環永吉街、摩利臣街等地也設有粵港輪船碼頭,讓內地與香港的貨船停泊上落。「香港最初是轉口港,早期賣地大部分港旁地帶都被大公司收歸旗下,自己起碼頭,方便一上岸就去到公司,而政府海事處也自建碼頭(在今日舊中國銀行位置)。」

 

1895年重建後的必達碼頭,碼頭後方的最高建築物為本港第一家酒店Hong Kong Hotel。(明信片藏品由張順光提供)

 

必達碼頭(Pedder Wharf)於1867年坐落當時的雲咸街畢打街海旁,馬冠堯認為必達碼頭堪稱是本地第一個重要地標。碼頭後方便是畢打街大鐘樓,背靠著扯旗山,當時殖民官員或皇室訪港時,都會在這裡上岸(1869年第一次皇室訪港便在必達登岸)。而在當時鐘樓更發揮著「導航」的作用,遠洋船進入港口遙見鐘樓,便可以根據格林威治時間而知道船隻所在位置。直至1910年,為了疏導雲咸街及皇后大道中交通,鐘樓才被拆去。

必達碼頭亦是卜公碼頭的前身,由政府擁有。直到1890年中西環填海之前,港府一直有計劃將港島北岸土地由私人手中收回公有。這個想法最先由第四任港督寶靈在1855年提出,目標是在中環政府山以北向東伸延至銅鑼灣東角的土地,興建一條長約4哩闊50呎的海旁大道,及於填海區興建公眾碼頭。但計劃上呈立法局討論時,各大洋行特別是Dent & Co.卻因為自身利益被剝削而反對,加上填海需要耗費鉅資,英廷並不支持。

馬冠堯形容,寶靈本身是自由主義者,也很有理想,除了這個填海計劃,還建議成立本地造幣廠及供水系統,但在任內都無法實現。「法案無法通過,政府惟有切開一塊塊分開做,最先處理自己轄下的地段(按:先在上環和西環填海)。海旁作為public access,要到1890年代才用賠償方式解決。當時世界經濟大蕭條,寶順和不少大公司都結業了,政府也趁機取回土地,將海堤變成public road,前後用了二三十年才成功收回。」 

海旁地段及碼頭「由私有變公有」,無疑是港府在城市發展及人口增加下,重新審視維港兩岸用地經濟效益的過程。1890年中西環大規模填海,1893年碼頭新法例落實,規定除了少數私人碼頭如渣甸洋行和九龍倉外,當局均以強制賠償的方式收回碼頭的私人業權,並在填海而來的新海堤重建美利、必達、砵甸乍街、船政廳和南北行五個政府碼頭。「政策是將所有碼頭由政府擁有並出租,Victoria Permanent Pier(VPP),每個都有號碼,只有少數如渣甸、九龍倉、鐵行碼頭仍屬私人,但承諾提供公眾通道,保障貨物能夠流通,並有個別法例監管。諸如招商局碼頭也以同樣原則運作,至今也沒有大變。在法例下亦有附例,說明碼頭出租的方法、租金、年期等等,有些甚至租用五十年之久。」

 

 

二十世紀初第一代卜公碼頭。(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

 

卜公二次飄流

1900年落成的第一代卜公碼頭(Blake Pier,名字取自第12任港督卜力爵士),是中西環填海後第一個落成的碼頭,取代原來的必達(畢打碼頭),位於今日畢打街和干諾道交界。最早期只有簡單的草寮上蓋,到了1909年才從英國引進鋼製篷頂,是最早期用鋼材的本地碼頭。碼頭屬維多利亞式建築,直至1925年皇后碼頭落成前,這裡一直是港督、政要及重要人物出行或歡迎儀式的場所。

 

第一代碼頭清折後,上蓋被搬到九龍摩士公園。(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

 

卜公碼頭上蓋在2006年搬往赤柱海邊。

 

1965年,卜公碼頭因為中環填海被拆去,上蓋隨後轉移至摩士四號公園的露天圓形劇場。到了2006年末,上蓋再次轉移至赤柱美利樓旁,按原來模樣在海旁興建起新碼頭,名為赤柱卜公碼頭。

第一代碼頭拆去後,新建起的第二代卜公碼頭,於怡和大廈外,全長580呎,耗資二百萬港元,上蓋還有花園,為當時開始轉型為現代都會的中環增加了綠化空間,一直至1993年中區填海計劃第一期開始才拆卸。卜公碼頭的另一個「創舉」,就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暴動之後,為了「發洩年輕人的多餘精力」,政府在第二代卜公碼頭天台舉辦了第一屆「新潮舞會」。

天星/皇后:回不去的集體回憶

在卜公碼頭被拆卸的年代,香港還未興起強烈的保育意識。真正引發公眾對於城市保育的關注,是2006年和07年間分別被搬遷和拆卸的中環天星及皇后碼頭。

第一代的中環天星碼頭建於1898年,位於雪廠街和干諾道中交界。1912年在原址重建的第二代,則採用維多利亞式建築,上蓋用鋼鐵,底部用石屎,取代原來簡陋的木結構。1950年代中環再填海,碼頭被搬到愛丁堡廣場外,換上了簡約式現代建築。最特別是碼頭設有本地最後一個舊式機械鐘樓,由比利時王子送贈給怡和洋行,再由怡和洋行轉贈。大鐘每15分鐘報時一次,成為中環地標之一。

 

上// 1910年代的天星碼頭,已將草寮蓋頂改為更堅固的石屎。(圖片由陳照明提供)
中// 1920年的天星碼頭,已加建了鐘樓。(圖片由陳照明提供)
下// 1950年代的天星碼頭。(圖片由陳照明提供)

 

2006年,擁有48年歷史的第三代天星碼頭,卻因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影響,而要搬到IFC對出海旁的現址,成為中環碼頭群組一部分。事件卻喚起了公眾關注,大批市民前往拍照留念外,一些民間團體更發起示威及靜坐抗議,反對拆毀這個被視作香港歷史和集體回憶的地標,也有認為,即使搬遷,至少也要把整棟鐘樓移走保存。民間團體甚至入稟法院申請禁制令,阻止香港政府拆除鐘樓。事件後來演變為激烈的絕食和佔領行動,並發生多次官民衝突。

天星鐘樓最終於12月16日被拆去。市民的焦點轉移到同樣位於愛丁堡廣場上的皇后碼頭保育問題上。1925年興建的皇后碼頭,位於皇后像廣場及皇后行(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現址)附近,因而得名。落成後一直是英國皇室及港督抵港或離港儀式的場所,也供公眾小型船隻及遊艇上落。1953年時因為中環填海,皇后和天星兩碼頭也一併被搬到愛丁堡廣場外。2006年天星搬遷,皇后碼頭則計劃清拆,都引起保育人士的強烈反對。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2007年與保育人士公開對話時,曾承諾會重建皇后碼頭及原天星碼頭的鐘樓,以說服保育人士及示威者離開,令清拆工作可以展開。07年7月31日,政府進行清場皇后碼頭行動,到了2016年時,雖然有就皇后碼頭重置計劃作諮詢,但當日的承諾至今仍未兌現。

 

1950年代中環再度填海,天星碼頭被搬到愛丁堡廣場外,並換上了簡約式現代建築,還有本地最後的機械鐘樓。(政府圖片資料室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