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TVmall ×《就係香港》
客戶獨家閱讀體驗
2020年/秋季
 

愈艱難,愈自強。無論在哪個時候,香港人都是這樣撐過來的。

處於劣境的時候,便愈需要精神的滋養。2018年中創刊的Being Hong Kong《就係香港》, 是一本專門呈現香港在地生活、社區、文化、創意藝術、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的深度季刊。每一期都會邀請來自不同界別及世代的記者、作家和創作人,參與內容製作,Revisit Rethink Recreate香港百餘年來至今,獨特的在地特色及人情故事,並運用不同紙質及創意表現方法,配合優質印刷及人手釘裝技術,為讀者帶來不可多得的紙本閱讀體驗。 這次《就係香港》和HKTVmall聯乘,是希望把這些香港故事和廣大的HKTVmall客戶分享,讓大眾更清楚了解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之處,還有香港人的能耐和所長。我們相信,香港還有很多未完的故事有待發掘。

 

變幻的外賣風景
包伙食 講人情的那些年
撰文// 吳世寧  攝影// 謝浩然
(刊登於2018年8月《就係香港》試刊號)

 

沒有在上班期間叫過外賣,大概算不上是香港打工仔。在全球工時最長的香港,午市期間外賣單車手如拓海般在馬路踩單車、白衫黑褲茶記叔叔提十幾個飯盒在路上奔走,已成為獨有風景。但香港的外賣模式從傳統包伙食行業大行其道的當年,漸漸過渡成只用電話程式便可在家安享米芝蓮餐廳外賣的今天。外賣潮流更迭,也反映社會世態的改變。

今天講起送外賣,大家會想起耳朵夾支原子筆的茶餐廳外賣仔、或新興外賣app的南亞電單車手,或許早已忘記香港的外賣始祖—包伙食(褔食)公司。在獅子山下式的工業起飛年代,送褔食夥計以頭頂托盤、或擔挑竹籃把幾餸一湯送到寫字樓或山寨廠,讓老闆員工圍坐一桌吃飯;今天的包伙食產業龍頭平記褔食公司,則早已發展出貨van車隊,把在柴灣工場煮好的飯餸湯水送到港島不同商業區。當全行具規模包伙食公司剩下不到十間、打工仔寧願出外東挑西吃的今天,平記老闆嚴鉅基卻句句鏗鏘地說:「我這行業永垂不朽,大把前途。」

 

平記沒有電腦,靠的是嚴生的人腦。憑藉多年經驗,他每天都精確估計明天所需食材分量,向供應商訂貨;又穩記各間公司的訂餐分量和偏好口味,流利地為客戶分好餸菜。

 

從泥沼中站起來的老闆

褔食,即福利膳食,自戰後香港工業發展起開始流行。香港掌故專家蘇萬興說,香港快餐店在70年代才創立,以往餐廳選擇不多,所以公司及工廠大多包伙食,請福食公司按人頭煮幾餸一湯,再由福食公司員工把食物、杯碟碗筷等送到公司。當時香港企業大多屬包食包住的家庭式企業,鄉里互相提攜,老闆員工共坐一檯食飯,體現了一個講究人情、共渡時艱的年代。

今年65歲的嚴鉅基,也是活脫脫從那個獅子山下的年代捱出頭來的人物。他家裡共有十兄弟姊妹,哥哥的衫穿完到弟妹穿,他甚至連米櫃也瞓過;70年代,他中學畢業後,做過郵局文員,後被哥哥勸說後加入父母創下的包伙食小生意。「當時有個女同學幾喜歡我,當我在中環推著手推車送伙食時,看到她已是個穿短裙的中環麗人。好難接受……但你都要接受。」後來他把生意愈搞愈大,70年代首創跨區送伙食,買輛舊私家車送伙食到炮台山、後來擴展到黃竹坑;但在生意興旺之時,他為了治太太急病而花光財產、借貴利,但最後太太還是不幸過身。嚴鉅基一邊湊仔女,一邊打幾份工,終於東山再起—平記包伙食終成為今天在柴灣擁千六呎工場、二十多個夥計的大公司,每天餵飽過千打工仔。今天平記的客人包括傳統參茸海味舖、西餐廳、律師樓,以及一向有包伙食傳統的港資地產商等等。

 

是日八款菜式當中兩款:豆豉洋蔥爆雞和大豆芽菜炒豬頸肉。

 

 

早上七點,兩位廚師和嚴生已在工場嚴陣以待。材料每天新鮮送到,而且數量之大,令人折服—數十斤豬頸肉、數十斤排骨、七百多隻雞蛋等。嚴生說,單是煲湯的材料已有八、九十斤。大家各就各位,有夥計蒸飯、抹淨飯桶;老闆娘聽電話、為叫飯盒的散客落單;兩位廚師一個蒸一個炒,到九點多,餸菜便一盤一盤陸續煮起,冒著熱煙。嚴生夾起當天菜式「大豆芽菜炒豬頸肉」給記者嘗試。豬頸肉煮得軟腍,鹵得入味,好吃。「豬頸肉要先烚,再鹵,然後炒,要好多工序的。」嚴生說罷,又「重點推介」他們的老火靚湯,不似坊間茶餐廳例湯般淡而無味,而是真材實料的靚湯水。「所以你說,出去吃飯要排隊、等升降機,好天曬落雨淋,而且餐廳又貴又多味精。為甚麼不選擇安坐寫字樓,享用無味精的健康午飯?」嚴生說。

餸菜一煮起,嚴生從切菜的崗位轉到分餸飯的角色。只見他不用多想,便利落地拿起一個個不同大小的鐵或膠飯盒,舀好餸菜。嚴太佩服地說:「嚴生甚麼也記得,他記得那間公司叫多少款餸、分量大或小、誰要少肉、誰要多飯。」平記的運作不靠嚴密分明的制度,而是靠嚴生一人的綢謀—除了幫襯多年的熟客,其他客人則不會收到餐單,由嚴生幫他們從當天八款餸中挑選,總之就「有菜有肉有魚」,方便他控制食材數量。而這種「人治」也有種流水式工業沒有的彈性和溫度,如客人想取消某日訂餐,在當天十點前打電話來通知便可;老闆娘更說大部分客都沒有簽合約,大家靠個「信」字。裝好餸菜的飯盒,亦會先有棉被蓋著以保溫—「就好像幫你最心愛的人準備禮物一樣花心思。」嚴生說。

 

上// 每天早上,平記的廚房人人忙昏頭。師傅則主要有兩個,一個負責蒸、一個負責炒,煮起過千打工仔午餐。
下// 平記的車隊組織嚴密,路線安排、出車時間、臨時工的集合方式等,都在嚴生精細掌控之中。

 

良心僱主

科技公司Mega Legend就是收到這種「禮物」的其中一個客戶。一點鐘,員工們幫忙把九款餸鋪在檯中間,大家持著碗筷圍著方桌轉,以自助餐方式夾餸食飯。老闆李小姐以前在地產商打工,吃過平記的味道十幾年;到出來自己創業,一來覺得灣仔搵食難、食肆排長龍,二來希望一班同事坐在一起開心吃飯,於是便訂購平記褔食。「我們本身做IT,已常常對住電腦,最好有更多人與人交流的時間。」李小姐說。公司伙食好,就曾有員工未過試用期就胖了五、六磅。但有段時間,同事們不免對每天差不多的餸菜款式感到厭倦—碰巧平記曾因路線問題停送一個月,當時全公司每天出街頻撲找飯吃,到處都貴,味精多又油膩,大家終懷念起平記的家常菜來。

但吃飯也待在辦公室,不會想出去唞氣嗎?李小姐和行政部員工區小姐則說,反而因吃飯時間短,她們有更多私人時間,幾位女同事就喜歡在飯後逛超級市場。

當所有人都以為包伙食行業是夕陽工業,嚴生卻覺得現在方正興旺。他畫了個圖—比如以前有一萬個包伙食客,有一千個包伙食供應商,生意自然少;現在剩一千個包伙食客,卻得三間供應商,做不停手。而且近年多了獨立下單的客人,如幾位同事夾埋買平記的外賣飯盒,自己包自己伙食。「我要做,我做多四倍生意都得。」「如果我後生三十年,我一定立刻擴展版圖。」

 

Mega Legend老闆李小姐(左) 說,也曾有員工嫌包伙食的菜式悶,在她面前放下碗筷走人。但她希望同事們可珍惜一起吃飯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