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TVmall ×《就係香港》
客戶獨家閱讀體驗
2020年/秋季
 

愈艱難,愈自強。無論在哪個時候,香港人都是這樣撐過來的。

處於劣境的時候,便愈需要精神的滋養。2018年中創刊的Being Hong Kong《就係香港》, 是一本專門呈現香港在地生活、社區、文化、創意藝術、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的深度季刊。每一期都會邀請來自不同界別及世代的記者、作家和創作人,參與內容製作,Revisit Rethink Recreate香港百餘年來至今,獨特的在地特色及人情故事,並運用不同紙質及創意表現方法,配合優質印刷及人手釘裝技術,為讀者帶來不可多得的紙本閱讀體驗。 這次《就係香港》和HKTVmall聯乘,是希望把這些香港故事和廣大的HKTVmall客戶分享,讓大眾更清楚了解香港這個城市的獨特之處,還有香港人的能耐和所長。我們相信,香港還有很多未完的故事有待發掘。

 

高20米,樹冠闊35米的百年細葉榕王,在2007年時曾因褐根病而半垂死倒下,後來康文署斥資百萬救樹,除了杜蟲,又加上支架支撐,古樹因而存活下來,但巨型支架也令大樹與人硬生生地隔離。李炳新在2013年將這棵古樹仔細描劃下來,同時也將路過駐足觀看的老人家畫進畫中。

REserve//
與樹為伴,以木畫木
撰文// 三三  攝影// 謝浩然
(刊登於2019年《就係香港》冬季號)

 

編按:政府建議將九龍公園約四分一面積發展地下空間,進而提供9,000平方米社區設計及室內用地,以及14,000米行人通道,以「紓緩區內擠迫的行人環境」。相關的公眾諮詢已於本年9月完結,雖然當局強調會將公園內的古樹木及林木茂密的地方劃出工程範圍之外,不會影響原有環境生態,但公眾及坊間環保團體都擔心,這會對園內林木及雀鳥自然生態帶來無可挽回的影響。

九龍公園雖然只有不到50年歷史,但保留了從前的軍營建築,以及一些在戰後仍然倖存下來的古樹,又是候鳥居停香港的重要地點而成為觀鳥勝地,有其特殊的價值。而作為油尖旺區內唯一的大型公園,對無論是區內居民或者在附近上班作息的人,甚至只是日常路過,都扮演著市區綠洲的角色。

本業設計的李炳新在2000年初開始,重新提起畫筆,用素描仔細地繪畫香港市區包括上環、西區等地方的古老石牆樹及細葉榕。畫作由A4大小到五呎×三呎高都有,都不改其樸實但強調將樹的形態尤其是根莖部分一筆一筆,用無盡的線條去再現比肉眼所見更多的細節。由最初在港九新界尋找古樹作對象,到後來專注於市區古樹,因為他想記下的,不止是樹木本身,而是人在生活之中,如何與樹木互動。

 

李炳新身後的,便是畫中所畫的細葉榕。在創作時,他通常會先在現場實地選擇一個喜歡的角度,再拍下照片,回家之後再仔細繪畫。每天公餘他都會花兩小時畫畫,已成為生活一部分。

 

這棵細葉榕長在九龍公園鳥湖及瞭望台之間,幽靜的樓梯通道旁邊,依附著老石牆而生,根莖長成獨特的形態,成為李炳新公園內最喜歡的古樹之一。旁邊正在清理垃圾桶的老清潔工突顯出大樹的體積比例之外,也捕捉了公園日常的一刻。

 

文物探知館附近的幾棵黃槿樹,亦屬公園的古樹名冊之一。李炳新早於2011年時完成這幅作品,雖然樹葉是他覺得最難處理的部分,比樹幹及根莖更難畫,但黃槿本身獨特的形態卻深深吸引著他,畫作也呈現了能夠觀賞其獨特形態的最佳角度。弔詭的是,管理單位後來卻在大樹旁竪起了巨型告示板,影響了觀賞角度。這些作品除了本身的藝術價值,也提醒了公眾,公園樹木不是一個擺設,人們應有足夠的空間去觀賞,才會學懂珍惜。

 

 

細葉榕是李炳新最常畫的主題。無論是上環普慶坊、西環科士街的石牆樹,以及九龍公園內多棵細葉榕,都成為他筆下的對象。公園古樹名冊上共有27棵樹齡百年的古樹,當中包括黃槿、土沉香、雞蛋花、臘腸樹、烏墨、朴樹、大葉合歡等等,但以榕樹的數量最多(16棵)。

 

more than real,手機拍照令相片唾手可得,卻改變了人們觀看事物的方式,快速搜畫往往取代了仔細觀察。今日,愈來愈多人回歸傳統,用繪畫或速寫等方式去記錄、展示自然生態,提供了藝術觀賞的趣味之外,更讓人重新思考觀看的方式,深入了解自然生態的靈動變化。

 

李炳新不是藝術圈中人,他在去年底開了人生第一個畫展,只因為他想向媽媽展示,自己在公餘花了大量時間,走到不同地方,又在戶外曝曬,究竟記錄了甚麼。畫展一次過展示了歷年來累積的70多幅樹木作品,反應熱烈在他意料之外。觀眾將畫中的樹與自己生活的社區連結,是令他最感欣慰的地方。展覽過後不久,媽媽也離世。是無憾還是遺憾,都視乎個人心態。

以樹作為自己的命題,李炳新最先乃是被2008年赤柱大樹壓死人的新聞而引起關注,「樹無錯,人也無錯。但若要選擇,我寧願選樹,一棵樹要一百數十年才長成。被樹壓死,是整定,不應只怪罪於樹。」

 

身處種族多元的尖沙咀區,九龍公園的遊人也形形式式,當中自然少不了各個少數族裔。李炳新重視呈現樹木與人及生活的關係,除了仔細地記下樹木形態精神,大樹下還畫上少數族裔,也是公園本身的特色之一。

 

這番道理邏輯,不一定為所有人接受,卻充分說明了他對樹木的情感。對於所畫的樹,他每兩三個月便會重遊探望,看看近況,恍如探望朋友。而的確,他視樹為伴,即使畫畫寫生的過程是孤單的,有樹為伴,卻不孤獨。

這些古樹素描,有著比肉眼所見更多的細節。李炳新由起初用原子筆作素描,到近年改用鉛筆,「以木畫木」,背後的想法是回歸到原始和基本,筆法如是,心態如是。

但回歸基本步,卻毫不簡單,因為能夠呈現比肉眼更多的樹木細節,所費的不止是畫畫的時間,更要比一般人看樹看得更有耐心,願意去鑽研它每一條根莖、每一片枝葉的形態。「每天畫畫,又愈畫愈多細節,也影響了自己觀察事情的方法,不但心境要保持平靜,思考也要更多層次。」 

這些細節其實一路存在,只是大部分人都視而不見。在拍照變成毫不費勁的日常動作的當下,學習去觀賞這些每一根線條都清清楚楚,從而再現樹木頑強生命力的畫作,是一份愈來愈稀罕的專注力,以及一種對周遭生命和環境的尊重。

下一次,當你路過九龍公園時,會不會,能不能,停一停,多看兩眼,多點關心?或者,改變的也許不是樹木本身,而是我們的目光和心情?

 

有時候,李炳新也會作現場速寫。今年初完成的作品,以水景花園噴水池及後邊的樹木為主角。有別於以單一樹木為對象作仔細描繪,速寫作品視野更廣,帶出另一種角度。但冬天時在戶外寫生數小時才能完成,承受北風滋味卻半點都不好受。